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题记
薛家小学 朱小昌
也许是因为年前的一场大雪,没有到图书馆借阅到心仪的书的缘故,经儿子推荐,寒假在家里翻了翻林清玄的散文集,却在不经意间就喜欢上了他的文章,喜欢上了他的文字,更喜欢上了他那种清静的生活......
就如封面的介绍一般,本书“恬淡自然,蕴含佛理,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煦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宁静和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界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这本文集从心的菩提、情的菩提、平常茶平常道、所谓禅四个篇章,让我们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让我们从佛语、佛事、佛情、佛经、佛景、佛物中悟佛意、生佛慧、长佛心。晨钟、木鱼、菩提、茶道,看似平常之物,林老先生总能从中品出物背后承载的生命意义。
从清新的文字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游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冷峻中保持着温煦,流动中体现着凝注。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禅的机锋和日常生命体悟为一体的杰作。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还记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更记得《禅茶一味》中,生活也是禅意,就普通的饮茶也是在修禅。因为茶可以引导到我们的心灵通向单纯、超越、无争、宁静,使人能自然的通向禅道,那种纯朴无华、庄严和谐的风格对于禅意也大有助益。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静的智慧之莲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