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说》后杂说
读《白说》后杂说
薛家小学 祝卫其
老白在《白说》中的讲话涵盖了太多的领域,非常中肯,充满了正能量。读着这本书,会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国家充满了希望,未来有无数的可能性……只是在读《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这一篇的时候,我会感到特别郁闷,甚至有些痛苦。
这一篇章中谈到了当下非常严峻的医患关系。可是,我并不想继续说医疗,因为老白说得肯定比我要深刻一万倍,我读着医生的处境,想到的是我们教师的处境,两个职业所遭遇的困境是何其相似啊!患者对医疗不满、对医生不信任,家长对教育和教师又何尝不是带着挑剔和怀疑的眼光?每每在网上看到有关学生、教育、学校、教师的帖子,后面的留言何尝不是一边倒地骂老师、骂学校?“作为社会的一员,如果你不能站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不也就成了帮凶吗?”如果全社会都形成了对学校、教师的一种逆反,甚至站在对立面,以至于让教师感到强烈的恐惧和不被理解,因此想要逃避甚至破罐破摔的时候,最终的受害者其实不是教师,而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
记得当初初中毕业,就被招去读师范学校了,分数非常高,除却当时的重点高中,就属师范了。虽然不是大学生,但是村里人却总是叫我大学生,纠正了无数遍也不改,可以想见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虽然当时的师范生在文化学习上不如后来的大学生,但是素养却非常高,先天的不足,后来完全可以弥补,很多老师都能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甚至研究生的文凭。现在呢?有多少一流的人才,愿意进入教师这个行业?辛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被理解,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被捆绑过于沉重的负担才是逃离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教育部门不断强调教学规范、师德建设,规矩多得让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恨不得跟学生交谈的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都要拿出一个范本。不知什么时候起,家长可以公然辱骂教师,学生可以用寻死来逼迫教师承认教育方式的不恰当;不知什么时候起,不管是不是学校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一律都由咱自己买单。我想,长此以往,“医闹”也会被复制,变成“校闹”(其实已经有了)。法律,此刻在哪里?为什么一切事情的解决,不是依靠法律,而只需要“闹”?到底是谁纵容了这一风气?如果一切良好的秩序、关系都要靠高尚的师德来维系,都要以牺牲教师和学校的尊严、利益为代价,那么,谁又愿意来从事这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呢?如果种种教育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后果都要教师、校长、学校来买单,谁又背负得了呢?
老白说:“媒体人必须呼吁法律严惩那些犯罪的人,用某种高压的方式呼吁人们对医者保佑尊敬,相关的制度改革也要跟上,进一步确保医生的权益。”我很赞同他的说法,现在地方媒体人有多少开阔的眼界呢?为了博人眼球,他们已经成为破坏教育秩序的帮凶。
好吧,说了这么多,也只能达到“吐槽”的档次,可是,老白说了,不说,白不说。至于是不是白说,留待他人评说。突然有种幻想,老白啥时候也能到江苏到常州,来说说教育这回事?
当然,还得篡改一下他的话,给自己以希望:“从教师自己的角度来说,你不得不用委屈和痛苦,将自己心中的石头磨亮。”
附:特别喜欢这句话:“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再篡改一下,送给做教师的自己:“偶尔去教育,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润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