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孩子就能成为天使!——《致教师》读后感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2-13

以心换心,孩子就能成为天使!

——《致教师》读后感

薛家小学 夏晴怡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爱看书的人。《意林》《青年文摘》《读者》等都是我的最爱,我在这些亦真亦假的故事中,品味人生甘苦,寻求内心宁静。但却很少读关于自身职业的书籍。这次,终于得以利用寒假的空余时间,认真阅读《致教师》这本书。《致教师》这本书不仅解答了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而且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的加以剖析、深究,读来自是另有一番情趣。边读边对照自我,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坚定一些自己本就在坚持的东西。

很喜欢作者朱永新的这几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那么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关注、不惹人怜爱的孩子。”

作为老师的我们,遇见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容易得到我们的喜爱;不爱说话、相对愚钝、特别是品行不好的问题学生,往往让人喜欢不起来。而他们也常常因为备受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而变得自暴自弃。但是,如果我们能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用心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心换心,真情相待,给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希望,定能让他们收获一个更美丽的童年。

班里的小乐,调皮任性,犟头犟脑,但他生活自理能力强,每天都是自己上学和回家。每次看到他脖子上挂着的亮闪闪的钥匙,我总会表扬他一番。他虽然脾气倔,但不记仇,尽管多次批评他,但他当时生气,过后对你还是亲亲热热的,有时走在路上,老远就冲我打招呼。偶尔放学回家,我也会和他一起步行一段我们需要共同走过的路,然后再挥手告别。那时候的我们,就像一对老朋友,完全没有了师与生的界限。慢慢的,他越来越信服我,再也不在课堂上捣乱了,批评他,也能诚恳地接受。

班里的小宇,刚和他接触时不太了解他,只知道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总是闷闷的样子,学习不太自觉,作业时做时不做,偷工减料是常事,因此不怎么待见他,批评的时候多,表扬的时候极少。但有一次外出参加实践活动,天气有些炎热,同学们买了扇子,边扇边走。只有他递过扇子,让我扇风,瞬间被他温暖,身体的凉爽、心灵的暖意,对比强烈却和谐统一。又有一次,他在学校走廊上遇见我,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袋子,袋子里装着好多白色块状物,定睛一看,惊喜万分,原来是我一直以来留恋的儿时美味——麦芽糖。按道理我不应该吃学生的东西,但这次,我却没有丝毫犹豫,接过糖,放入口中细细地品味起来。“你也喜欢吃这个?”我嘴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问道。“是呀,这是我家乡的味道。”多好的语言,多好的回答啊!我的心弦一下子被触动了。由于家乡拆迁的缘故,如今的我住在“鸽子笼”里,一直都很怀念故乡,故乡的村落,故乡的沟壑,故乡的田野……一切的一切,甚至好几次都在梦里与她相会,但梦醒时分,却平添几分伤感。此时在这里,听到这样质朴真实的话语,我霎时觉得遇到了知音。我承认,我骨子里是个怀旧的人。难道他也怀旧?但,此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只能结束了这次愉快的经历,也在心中留下了疑问。

12月初的一个傍晚,他被我留下来完成未完的作业。结束后,天色已暗,我骑上我心爱的小自行车,匆匆往家赶。突然,看见前面有个熟悉的身影,正背着书包缓缓走着。我追上他,原来是小宇。于是,我下了车,放慢脚步,与他边走边聊。原来,他是外地生,租住在顺园,父亲在这边打工,妈妈在老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为辛劳的父母争气,而是和他一起回忆起故乡的人、事。(这也是我的一个经验,走出校门,我们要自觉转换身份,不能老是以教师自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说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迂腐之言,而是应该用真心交谈,以心换心。)

我们走过薛家中学后面的村庄,好几户人家门户大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共进晚餐。还有一些人家,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闲聊。我便感叹道:“你知道吗?我家以前也是这样的房子,多敞亮、多好啊!现在住在公房里,人与人之间都淡漠了……”“是呀,”他也敞开了话匣子,同时也敞开了他的心扉,“我们老家可好了,每到吃晚饭的时间,就端着碗互相串门……还有,过年时,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香肠、腊肉……奶奶、妈妈总是把最好的肉给我吃……虽然我们老家很穷,但是我觉得是最好的。”“爸爸陪着你不好吗?”“他很忙,都没空给我烧饭,还老喝酒,弄得一身酒气!”“哎,可怜的孩子!”我在心里叹道。听着他的话,感受着他的内心,我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的亲人和他那遥远而亲切的故乡。“以后想家的时候,就和我说,别闷在心里。有委屈了,就来告诉我,我帮你分担。”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要分道扬镳的时候。我和他挥手告别,结束了这次愉快的交谈。

奇迹发生了。第二天,他交上来的作业不仅没有偷工减料,而且字迹端正,看得出他是用心在写。我也适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时,我还用这些小动作、小细节来温暖他孤寂的心灵:上课走神了,我走过去轻柔地抚摸他的头;默写错误很多,我朝他露出善意的微笑;上学迟到了,我关切地询问他有没有吃早饭;课堂上发言了,我又朝他竖起大拇指……我之所以这么用心,是因为我知道他其实是个好孩子,虽然沉默寡言,但内心丰富,心思细腻。父亲对他缺乏关爱,母亲又远在他乡,使他的内心压抑而彷徨,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学习的动力。作为他的老师,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他,使他冰冻的心灵复苏呢?而我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作业字迹更工整了,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像用尺子量出来似的,而且一直到学期结束,再也没少做过,这该有多大的决心啊!他的写字速度又那么慢,连我都对他这次的坚持感到吃惊。更可喜的是,他的成绩也慢慢上升,居然考到了8字头,要知道,以前,他可是在及格边缘徘徊的呀。

可惜的是,由于父亲实在没空照管他,所以决定下学期转学,手续都已经办妥了。虽然他的离开让我有些惋惜,虽然我们之间的缘分戛然而止,但想到和他的母亲、和故乡的人在一起,他就会快乐、满足,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给他的QQ留言:“小宇,不管到哪里,不要自卑,不要胆怯,勇敢地面对生活,老师永远支持你!”因为我希望,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他都有一颗快乐而坚强的心。在我看来,成绩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我,之所以那么关心他,也是为了他不至于长期压抑而至颓废不振、迷失自我。

朱永新在书中写道:“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还没有开窍,一定是时机还没有成熟,或者是你还没有找到打开他心扉之门的钥匙。”而我一直认为,打开孩子心扉最好的办法就是相信人性本善,用真心去喜欢孩子,以心换心,孩子就能真正成为快乐的天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31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