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的研究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2-13

 

新 北 区 学 校 微 型 课 题

研 究 手

 

 

 

 

 

学       校:       薛家中心小学         

课 题 名 称: 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       姚明珠               

立 项 时 间:       2015.3               

结 题 时 间:       2015.9                

 

 

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制


 

新北区             微型课题申报表

 

编号:             

姓 名

姚明珠

性别

年龄

33

学历

本科

学 科

音乐

职称

中小学一级教师

职务

邮编

213000

所在学校

薛家中心小学

E-mail

Ymz19831123@{域名已经过期}

电话

13921030120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姚明珠    王粲

课题名称

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的研究

 

 

 

研究背景(课题的提出)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提到了“合作”,指出“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加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音乐课教学中,有的老师也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其实音乐课堂处处充满合作,如齐唱、齐奏等都是属于合作的性质。但是通过教学我发现,音准不强的学生对于齐唱这种形式来说受到了制约,但是他们对打击乐器的合作演奏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课标也对打击乐器的学习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击乐器以它的易学易奏、品种多样、音色丰富、合作性强等特点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打击乐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并且不受自身音准条件的制约,因此将打击乐器加入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可以让学生形成学习的群体,形成互助互学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在音乐课的小组合作意识。这样,音乐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更为实效。

 

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组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正在推广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互动: “互”是交替,相互,“动”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往往比老师教授更有效。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及小学生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我准备开展“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的研究”这个课题。

 

 

研 究

目 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主要利用打击乐器为小组合作展开研究,集中一点,整体推进,初步探索音乐课中利用打击乐器形成小组合作互动的模式。

2、研究小组合作中打击乐器的使用、分组参与形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小组合作中。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加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

3、通过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研究,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研 究

内 容

1、音乐课堂小组合作的现状分析

2、打击乐器加入小组合作表现形式的研究。

3、打击乐器加入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

4、打击乐器加入小组合作中,学生互动的研究。

 

 

研 究

方 法

1、文献法:通过网络、书刊等途径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积累并借鉴相关资料进行本课题的理论研究。从各种文献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创新点,提高课题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立足问题、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以具体的行动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并通过比较分析与反思,不断修正行动方向。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对结果进行梳理归纳。

4、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教师采取小组合作方法,使用打击乐器互动成效的研究。

5、经验总结法:边教育边摸索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的方法,   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和推广。

 

 

 

 

 

 

 

 

 

 

 

 

 

 

 

研究步骤

 

 

 

 

 

 

 

 

 

 

 

 

 

 

 

 

 

 

主要研究阶段完成时间课题组成员分工阶段成果形式、数量准备阶段2015.2—2015.3资料搜集整理,制定活动计划理论学习材料及活动计划  实施阶段 2015.3—2015.7   (1)继续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完善研究的理论依据;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打击乐器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动模式;尝试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参与合作表演。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加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2)各成员负责课题研究计划的论证,制定与落实记录好相关信息、资料,并开展课堂实践。  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反思活动案例   总结阶段2015.7—2015.9 召开课题总结交流会,撰写课题汇报小结。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预期成果

及呈现方式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主要利用打击乐器为小组合作展开研究,集中一点,整体推进,初步探索音乐课中利用打击乐器形成小组合作互动的模式。

2、研究小组合作中打击乐器的使用、分组参与形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小组合作中。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加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

3、通过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小组合作互动研究,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4、总结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一份,形成能体现课题精神的教案集、论文等数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

 

  

 

 

学校意见

 

 

 

 

 

 

 

 

 

签 名(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31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