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02-29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时间

2012.2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2、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查阅了《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并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还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以《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主题班会

创设情境,为下面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核心过程推进

1、组织各小队活动。

各小队依次开展活动:

1、 知识竞猜。

2、 法治小品。

第一小组:表达正当防卫防卫过当

第二小组:在商场发生的事情(搜身是否违法)。第三小组:见义勇为需要大家参与。(见义勇为者被刺围观者未一人支援)。

第四小组:强行借物(钱)不"私了"

3、 快板《学法》

4、 相声《如此兄弟》

在活动中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开放式延伸

1、祝贺班队课的成功开展。

2、发出号召。

宣布活动结束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反思重建

活动设计方案

学习法律 保护自己

时间

2013.4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查阅了《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并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还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出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教师深情朗读。

静心聆听。

创设情境,为下面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核心过程推进

1、 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2、 引导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3、 引导学生自我预防:

?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1、说出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合作交流。

3、自我预防方法交流。

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开放式延伸

发出号召。

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反思重建

活动设计方案

学习法律 保护自己

时间

2014.5

活动目标:

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查阅了《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并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还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出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教师深情朗读。

静心聆听。

创设情境,为下面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核心过程推进

1、 你对法律知多少

2、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学会断案

1、说出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3、聆听两个案例。

4、小组断案

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案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案例3.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开放式延伸

发出号召。

积极响应。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反思重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普法教育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