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中心小学研讨课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3-05-09

薛家中心小学研讨课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薛家中心小学

学科

语文

班级

三(2

人数

51

课题

25、争论的故事

课时

2

教师

曹燕

日期

2013.59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以为然”、“两全其美”、“争论不休”的意思。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神态和动作,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 通过“读演结合、读写结合”,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读演结合、读写结合”,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神态和动作,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读演结合、读写结合”,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兄弟俩争论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写盛老师讲故事。故事讲的是兄弟两看见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如何吃大雁,还请人评理,哥哥说要把大雁煮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味道?弟弟说要把大雁烤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鲜美。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他们跑去找村里人评理。大家建议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只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走了,煮、烤都不可能。

第二部(从故事讲完了到结束)主要写同学们交流感想。通过学生之口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不要因为没有意义的争论浪费时间。
全文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发展,以,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可读性。文章的说理方法也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过射大雁的时机;二是借学生之口说理,同学们紧扣故事中心内容,各抒己见,说出故事蕴含的道理,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分析

1)已有基础和经验:

在字词方面,孩子已经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一定的识字方法,因而在字词上,孩子在第一课时用比较法学会了“争辩”的意思,用动作演示理解了“剖开”,用说话法理解了“赞许”。“聚精会神”一词,孩子在二年级的《黑板跑了》和《学棋》一课中已经学会并积累了一串表示注意力集中的成语。

在课文方面,本课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学生一定会被吸引住,学起来会比一般的课文更有效果。首先,学生对讲故事的形式非常感兴趣,在低年段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故事,积累比较丰富的阅读经验。

(2)困难和障碍:

1、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对于一字多义的用法还局限于查字典选择字义上,不能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2、在朗读感悟上,争论的语气孩子不能很好地把握,有的学生没有争论的气势,有的学生过于激动不注意文本语言的准确性。

3、在领悟道理上,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感悟道理的能力上和对道理的内化上,大部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不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感悟。

3)提升点:

1、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上下文理解一字多义。

2、在朗读上,关注文本语言中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争论的语气,在互读互评中提高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

3、通过反复地读故事和演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通过读写结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

2、梳理问题。

1、齐读课题。

2、回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齐读

指名交流。

出示:谁在争论?

为什么争论?

怎么争论?

争论的结果?

读演结合

走进“故事”

1、 自由读15自然段,思考刚才的问题。

2、 交流

1)谁在争论?

2)为什么争论?

3)他们是怎么争论的呢?指名读第3小节。

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不读旁白。

同桌加上动作读。

现在,争的最好的和老师来争。

引读第4自然段。

(4)争论的结果怎么样呢?

1、自由朗读15自然段,边读边思。

2、交流

1)兄弟俩

2)一只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哥哥要煮着吃,弟弟要靠着吃。

(3)指名读,评价

(4)同桌分角色读,评价

(5)加上动作读。

(6)师生争论。

(7)齐读第4自然段。

(8)指名回答。

自由朗读。

1、指名交流。

2、通过看图,用语言讲述“煮”和“烤”的区别。

3、 追问: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有什么发现?

4、 在评价中相机解释“不以为然”。

5、 追问:有一个标点符号,反复出现,你能找出来吗?(体会反问的语气)

6、 在师生争论中理解“争论不休”。

7、 追问:这个办法哥哥满意吗?弟弟呢?理解“两全其美”。

读写结合,领悟道理

1、故事到这里就完了,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2、盛老师的学生也有许多的感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听了他们的感想,结合你的生活,你有什么新的感想吗?

1、自由交流。

2、齐读69自然段。

3、静心写下感想,指名交流。

1、自由交流。

2、齐读6-9自然段。

3、写感想,交流。

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笑林广记》。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谁在争论? 哥哥 弟弟

为什么争论?

怎么争论?

争论的结果? 大雁飞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普法教育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