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我知道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3-09-30

活动设计方案

法律知识我知道

时间

2013.9

活动目标: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学生现状分析: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3、法律知识检测

学生个人说

互相补充

小组讨论

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切题导入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播放录像: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

观看录像

同桌互相交流

指名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结合实例,让学生反思自己。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出示案例:你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

案例分析: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指名说

相互补充

小组讨论

结合生活实际,解析案例,让学生知晓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反思重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普法教育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