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云雀的心愿

作者:刘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4-01-02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年级:四年级

班级:1

人数:

学科:语文

课题:19、云雀的心愿

教师:朱小昌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愿、贫瘠、泛滥、蓄水、乱砍滥伐”等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又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讲述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告诉学生森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文通俗流畅,好读易懂。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增强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课文大量内容借助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而展开、呈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个性化特点比较鲜明,辅之以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很适宜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对保护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在教学本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课文,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加上平时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生活影响,学生对环保已经是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于植树的好处,森林的重要学生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对于学习本文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主旨,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而本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教学中要抓住文中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对话中所蕴含的意思。另外,认识是浅层次的,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来则有一定的障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谈谈,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性积累

出示环保的名言

学生读,并谈想法

解题入手,了解“心愿”

1、板书:心愿
2
、出示云雀图,简单介绍云雀。
3
、板书:云雀的心愿

学生理解“心愿”质疑:云雀有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自学要求

2、出示词语词串,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学习。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同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词语

1)读准字音

埋怨 淹没 树冠 空调器 散失

2)理解词语意思; 贫瘠 漫天飞舞 冲垮 咆哮 蓄水 遮挡

3)理解带点词并运用:

乱砍滥伐 泛滥成灾

将词语从多音字、森林的作用、破坏森林的后果归类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理清脉络

1、出示: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云雀为什么有这个心愿?

2、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到……看到……云雀妈妈告诉云雀……(指导学生对话部分的内容该怎样概括)

3、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云雀妈妈和小云雀进行了一次旅行,知道了他们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1、名分节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 学习用把段意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掌握提取重点段落分段的方法。

2、掌握对话类内容概括段意的方法,这是段意概括的一个难点。

作业

1、找出文中的多音字组词

2、搜集资料,了解森林的作用。

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

让沙漠变成绿洲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积累

环保的名言

积累名言

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

3、小结并过渡:对,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

1、齐读:云雀的心愿

2指名读,评价,再齐读。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整体感知

1、过渡: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心愿呢?原来是它随着妈妈到外面去飞了一圈。它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交流感受。

3、小结: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雀的踪迹,去感受它们的经历,体会它们的情感变化。

1、自读课文,尝试用上关联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用“先……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3、分角色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真正地在分角色读,通过抓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体会妈妈与小云雀对世界的程度不同的认识,走进他们的内心去有感情朗读他们的对话。

以读促悟,感受森林的重要

1、 指导学生品读24自然段。

教师播放“沙漠情景”

2、指导品读510自然段

3、品读1113自然段

1、沙漠:在朗读和图片的拓展感知中交流。

21在想象中交流: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说说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心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31)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为什么森林是个大水库”?学用“可以……也可以……”写话。

2)能够联系实际说说森林调节温度的作用。

这一教学设计不仅是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围绕课文中的内容来说一说,也可以把自己在课外所了解到的关于森林作用的知识说一说,这样还可以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拓展延伸

1、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森林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2、出示:面对此情此景,云雀萌生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不仅是云雀的心愿,也是同学们的心愿,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带着这份强烈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表达这一份美好的心愿。

3、引导学生练笔。

1、运用上面交流的方式,用上关联词进行有序的文本知识的回顾。

2、充分利用课外拓展资料的作用,说说森林、树木对环境的帮助。

3、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代替小云雀一份植树造林的倡议书。

这是课文语言到学生语言的有机转化,更是将通话体裁的语言转化为说明性语言的一个练习,使学生在情境写话中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

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

黄沙漫天飞舞 阻挡风沙

河水泛滥成灾 森林水库 森林太重要了

调节气温 …… ……

教学

反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普法教育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