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知法守法
活动设计方案
主 题 |
人人都要知法守法 |
时间 |
2014.5 |
||||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别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 2.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3.向别人宣传遵守法规 |
|||||||
学生现状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又比较溺爱,因此出现许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无规则、无纪律的现象。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正确辨别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规则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知法守法”的深刻理解,个别学生不能自觉最受规则。帮助小学生形成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十分必要。 |
|||||||
活动过程 |
|||||||
活动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开放式导入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规则是秩序的有力保障。那是不是只要有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呢? |
学生交流 |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由俗语引发学生对规矩的思考。 |
||||
核心过程推进 |
一、创设对比情景,引出话题:如何做到心中有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呢?以下是我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筛选的一组场景。 1.学生看课件上的情景图画说说图中人分别违反了什么规则?他们违反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2.情景对比: 老师宣布这场考试无人监考,吴刚仍能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试卷。李强左顾右盼,并回头问同学答案,班长批评了他,李强才自己思考起来。 3.以上两位同学是如何遵守规则的?(生答) 师:同学们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对规则的遵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那就是——他律与自律。 二、展示调查资料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像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呢。你们知道吗?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各种规则进行了调查,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汇总。
学生汇报: 生一组:“我们小组对电影院调查的规则有四条: 1.不准吸烟。 2.不准大声喧哗。 3.爱护椅子。 4.不准乱丢东西。 生二组:“我们小组对学校调查的规则有四条: 1.上学、放学要排好队。 2.家庭作业按时完成 3.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4.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桌椅板凳。 师: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走到哪里都要遵守规则,这多麻烦啊,要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多自由啊! (学生们谈了很多,说明他们已经深刻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
|
学生七嘴八舌话现象。
课件中的人物违反了哪些规则?你能为他们指出来吗?
说说课件上两位同学做错的地方。
看图,观察,思考,表达。
引导学生将对身边游戏规则的关注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把小组调查的资料进行汇总。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思考、讨论 |
遵守规则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调查,所以交流时特别积极,讨论得很好。
生:不行的。“如果医院里没有规则,人们都在那里唱歌做游戏,就会扰乱病人休息。如果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如果…… |
||||
开放式延伸 |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社会才能由无序走向有序。因此我们每个人要把他律和自律统一起来,学会“慎独”,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我们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
自我对照,说说自己是否是个遵守规则的小学生。
|
诗歌朗诵: 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
||||
反思重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