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及时检验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促使教师主动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岗位责任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探索一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有效途径,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顺利进行。
二、监控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可行性原则:力争措施简单、明确、重点突出,行得通,落得实,改得快。
3、主动性原则:调动各级监控的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指令性为自我创造性。
4、全面性原则:监控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又包括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监控,又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的监控。
5、全程性原则: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的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三、监控组织与管理:
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相应的监控组织机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立体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实施分层目标管理,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因此成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
组 长:盛亚萍
副组长:周静
成 员:朱小昌、吴春燕、王丽、顾海燕、郑飞、陶榆萍、教研组长、级部组长
四、监控对象:学校全体师生
五、监控方式:
采用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1.集中监测
(1)基础达标:组内命题、统一标准、流水批卷、完成年级质量分析,主要包括计算竞赛、阅读作文竞赛以及学科综合性竞赛。
(2)期末检测:学校出题、各教研组组统一标准、流水批卷、完成年级质量分析等。
(3)市区抽测:由市区统一命题,测试后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教师及时调控、及时补漏。
2.随机抽测:随机抽测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
(1)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抽测。侧重于形成性检测,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作用。评价方式既采用以纸笔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也采用非纸笔化的质性评价;既注重水平性评价,更侧重发展性评价。抽测的形式包括对某学科单元教材的试卷检测、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日常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活动报告、课堂观察、实验操作、作业分析、成长档案等。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测。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抽查、督导和反馈。采用随堂调研制,通过听课、常规检查、评课、反思、跟踪督导等活动;有计划地随机监测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备课和作业批改、教学常规、班队建设等情况。采取对学生不定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
六、监控内容:
1.对教师教学思想的监控
监控教学质量首先就要监控教师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敬业爱岗,敢于创造,大胆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主动学习。
2.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监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自信心,自觉自愿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监控。具体竞赛项目如下:
所有学科:作业展评;
语文学科:写字竞赛、朗读竞赛、查字典竞赛、阅读竞赛、作文竞赛等。
数学学科:口算竞赛、四则运算竞赛、应用题竞赛、操作能力等。
英语学科:朗读比赛、英语节目竞赛等。
一般每月开展两项常规竞赛,给予及时评价奖励,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3.对各学科的监控
主要通过听课、作业、考试、抽测、座谈等方式进行。
4.对学困生的监控
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辅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吃"得饱,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提高班,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
5.教学的监控
除了通过教师的教研课了解教师的上课以外,还主要通过听推门课、巡视随堂课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此外,我们还通过了解学生,检查学生作业等方式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
6.调研的监控
通过能级过关和期末考试进行监控,期末考试将进行换班监考、推磨式批卷,切实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为学校提供真实的数据。
七、监控体系:
学校建立教师、教研(年级)组、学校三级监控网络,教师以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为主,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而进行;教研组采用单项能力检测的方式,发挥其导向作用,教导处侧重于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监控。重点在进行质量分析,质量反馈,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师生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1.全校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五认真”要求。
2.每人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除认真作好记录外,应对所听的课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以及提出教学建议。
3.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出勤率应达100%。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实行跟踪调查,有辅导措施,建立学习跟踪记录。
5.各年级建立学生成长电子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监控。
二级监控:年级组、教研组监控
1.加强年级组的备课活动,由年级组长负责,每两周集体备课1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好书面记录。
2.由年级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名单,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学困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3.教研组长负责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每月举行1次专题研究活动。
4.教研组长不定期检查学科的任教教师批改作业和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要作记录并及时反馈。
三级监控:学校监控(由课程教学处负责)
1.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进修、备课、听课、考勤、教学质量评估等。监控小组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推门课不少于10节。
2.严格按上级要求,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师资培训。做好教学的常规检查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计划落实、备课和作业批改等情况。
3.每学期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的抽查,并及时通报抽查情况。每学期召开学科质量分析会(并附成绩汇总表),反馈情况,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每学期分年级召开学生座谈会,不定期地采用对学生问卷的方法,调研教学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建立数据统计系统,充分掌握学情。尤其是建立 “学困生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辅导计划与措施。
通过教师、年级组、学校三级监控,使我校的各科合格率达到低中段100%,高段98%,优秀率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毕业班合格率达到98%,优良率达80%。(如有特殊儿童,须经课程教学处报教育处备案,作随班就读处理)教学质量与学校考核奖励进行挂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