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主任】把班级交出去,你敢不敢?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不是因为评职称时有班主任年限的规定,很多老师是不愿意自讨苦吃的。再加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班主任工作时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终于发现:当你把班级交出去,交给学生自主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时,学生会给你带来无限惊喜。
每一面墙壁都让学生自己布置
在我们的教室里,每一面墙壁都交由学生自主创意设计。
比如,“成长心愿”这一版块,每一位学生都用一张心形的彩色纸把自己的心愿写下,然后一一张贴。看起来,就像许多颗“心”团结在一起,每一颗“心”又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个创意,来自于学生。每个学生都参与创作,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心”。
定期更换的黑板报,是学生驰骋灵感与创意的天地。有时他们自己写策划书,根据策划书进行布置;有时他们画绘本,用自己制作的精美图片说话;有时他们每人把家里的全家福带来,再写上一段感人的话语……这些新颖的黑板报,给教室营造了浓浓的“家”氛围,使班级的凝聚力变得更强。
除此以外,博雅架与书柜里的书,都是学生在整理、更新;教室的绿色植物,也是学生在养护、培植。每一次班级搞活动,需要布置教室时,我一般不插手,放手让学生去“折腾”。这样的“折腾”,使得学生的创意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班级里也充满了活力。
每一项规则都让学生自己制定
开学初,我们借鉴了“全美年度教师”克拉克的五十五条班规。学生先在班会课上学习克拉克的班规,然后讨论:哪些班规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哪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动,哪些不合适我们,还需要新设立哪些班规。学生们不光自己讨论,也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讨论。
有一位家长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说,现在的孩子往往对别人要求很严格,对自己却很放松。能不能制定一条班规: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这个意见得到了全班的赞同,纳入了班规中。
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了我们心聚中队的十六条班规。学生最喜欢的一条便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棒最棒的人。他们以此为行为准则,努力做着最好的自己。
每一次活动都让学生自己策划
在开展“亲子运动会”时,几位主动积极的学生自发组成“项目管理组”,为“亲子运动会”方案的全面策划与落实尽心尽责。
他们先是布置全班同学每人设计一份“亲子运动会方案”,方案收上来之后,认真地筛选,最终确定了班级“亲子运动会方案”,方案中有互动性较强的“亲子抱球跑”“亲子跳短绳”“亲子投沙包”等运动项目。
这次“亲子运动会”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虽然可能没有老师全程包办下那么完美,但这不完美之中不正体现着生命的成长吗?
像这样放权于学生,由“项目管理组”负责完成的活动,我们搞过很多,大型的如“亲子骑行竺山湖”“十岁生日会”,小型的如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定时举行的读书会活动等。
每一天的总结都是学生自己评论
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以“每日总结”为载体的学生评价方式。由每天的值日班委在午间自习时间,先对前一天班级得分情况进行点评。然后,由各岗位负责人逐一点评自己所管理的岗位情况。最后,值日班委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总结。日日如此,常规就被学生以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方式落到了实处。
实践证明:把班级交出去,能使教师从大量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班级交出去,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轻耗高效。
把班级交出去,你敢不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