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在沉潜中成长!
——记薛小班主任工作室第三次活动
5月5日下午,薛小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齐聚二(6)班教室,聆听贺维娜老师执教的班队课——《绿野仙踪》读书汇报活动。这是一堂原生态的课,所有的活动内容以及形式都来自学生,在这样原汁原味的课堂上,孩子们特别自在,虽然汇报的形式简单且小队之间有重复,虽然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剧目”非常幼稚,甚至有的孩子不记得台词,但是他们呈现给大家的状态依然不是紧张,而是在队长或者队员们现场的帮助或者提示下完成自己的汇报任务。
这样的课堂,孩子们非常的快乐。但是,我们要的不仅仅是40分钟的开怀大笑,而是要通过这样的班级活动,或提高孩子们的各种能力,或给予孩子们一定的道德准则,情感体验。因此面对这样的课堂,贺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自己预设要在活动中体现的两个活动目标“合理分工”与“团结协作”怎么就不能水到渠成地落实呢?老师在什么时候介入才是最恰当的?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读书汇报课呢?工作室的成员,围绕自己观课的想法与贺老师的困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贺老师自己也及时进行了反思,找出了无法落实活动目标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在活动开展之前介入到每个小队,对孩子们前期的准备所知不多,也就无法预测孩子们会在课堂出些哪些状态,当孩子们的汇报状态百出时,就无法再聚焦有用的教学资源来促使活动目标的落实。对于贺老师能很敏锐地从自己的课堂中寻找到解惑的钥匙,学生工作处的祝卫琪主任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就如何上好一堂读书汇报课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对于年轻老师来说,从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汲取经验,然后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易见效的学习方法。但是,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能直面自己的课堂,从具体的班级活动,具体的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重塑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的探索与研究更值得提倡。相信,通过这样一个课例,贺维娜老师的收获远远大于复制他人成功的课堂。破而后立,沉潜中的成长会让她在班队活动这条道上走得更稳,更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