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中打造智慧课堂 在探索中提高课堂效率
——记薛家中心小学数学组第10次教研活动
乍寒还暖的11月初就这样悄然而至,忙碌的身影、动容地姿态跳动在薛小的每一寸土地上。4日,我们薛小各数学组迎来了围绕“课堂转型”实践的组内第二次教研活动,薛小也更加热闹起来。
咦?一数组的老师为何步履如此匆忙,喔!原来她们连续走进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李小英老师以生动的故事导入展开《10的认识》教学,使学生具体认识“10”这个数量概念,利用图、卡片、算珠等形式,通过不同方式的数,让学生从具象中抽象出数概念,从而丰富了对“10”的深刻感悟。李老师有意识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味了。朱佳玉老师执教的《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设计结构化,板块清晰,互动生成,有效参与,注重加法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在说题意、列算式和想结果的过程中,一步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嗯?这雨,甜甜的味道!润物无声的雨正是朱秀英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倾心。今天二数组由她执教《口诀求商》,朱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同桌交流,展示多种算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而且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并学会从中择取最佳方法的数学思想。课后,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本节课的亮点,也提出可利用奖励卡来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对学生的新发现给予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参加本次活动中每一位成员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三年级数学组集聚三(8)听由丁俊英老师执教《整十、百数除以一位数》一课。课堂中丁老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注重算理的讲解,细致到位。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在互动中生成,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互动研讨环节,由三年级备课组长吴彩芬老师主持,与会老师畅所欲言,教研气氛热烈。研讨中老师们对丁老师的这节数学课给予了的肯定,同时也对丁老师提出教学要关注学生并重心下移的建议。
看!这不是我校的姜博老师嘛,四数组老师纷纷走进四(7)班听姜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1)》。姜老师以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为出发点,设计了四个板块,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基本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课后,首先姜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其次,组内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她们一致认为:检验时,要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是现实需要,教师可口述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感知信息多,无法记清,更无法找到解题思路,因此需要列表整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五(6)班,施老师正在绘声绘色演绎她精心设计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站在学生视角,内容丰富,板块清晰。整节课,全体同学都参与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主动交流,积极发言,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全体组员和吴校长相约在十办研讨室,围绕本次研讨专题对上课、说课进行质疑、评价或分享经验。吴校长对本节课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并对施琦老师的进步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本次的课堂研讨活动,不仅能使全体组内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什么?你问六年级呀,别急,咱们六数组肯定是压轴的!由经验丰富的杨莉蓉老师执教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起参加活动还有其余六位六年级的数学教师。本次活动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专题展开讨论。课后,杨老师先就这堂课简单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这堂课上的达成效度;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杨老师觉得这节课教材上的编排不太紧凑,所以她对这节课内容和练习作了一些调整,练习前置改为常规积累,在核心推进时杨老师也先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再指导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随后,我们六数组的其他老师都主动地说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包慧萍老师觉得现在学生的数量关系比较薄弱,学生从小在这一块的基础没有进行集中的学习,只是点状的学习并不容易形成知识的完整的结构;秦文英老师认为:(1)这节课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要求学生先写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2)线段图对学生理解题意的非常重要。可以从低年级开始慢慢渗透。顾朝霞老师也谈了自己的想法:这节课在理解关键句后,然后放下给孩子做。先交流假设小杯的,再交流假设大杯的,然后沟通两种方法,找到共同点。再放: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做?然后将方程和假设法进行沟通。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最后,吴校长对这单元的两种类型做了比较归纳,第一课时:两种量(倍数关系)(假设)同一种量 (总量不变,份数改变);第二课时:两种量(相差关系)(假设)同一种量 (总量改变,份数不变),也对后阶段我们六年级组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了新的部署,使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在每一次这样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谈论着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着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着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教研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我们薛小数学人携手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