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捕捉利用资源 促使教学动态生成--记薛家小学数学组第16周课堂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开展“课堂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益,12月13日下午,薛家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本部一楼多媒体教室,针对“资源的捕捉和利用”这一主题展开专题研讨活动。
这次教研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一、由谢艳娜、王斌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课。二、评课重建。三、吴校作总结发言。
活动中,谢艳娜老师执教《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学生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同一平面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王斌老师执教《垂直》一课,学生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中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并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老师们肯定了两位新老师的基本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也提出一些建议。其中,陶榆萍老师建议教师在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找到学生的起点,基于学生的真实状态进行资源的加工处理;包琴老师建议教学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充分利用好PPT,刘伟老师建议教师要在学生困难处要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充分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听了各位老师的建议后两位执教老师现场重建。
最后,吴校结合自己教学多年的宝贵经验提出来三点建议:一、教师要把自己清晰的推进逻辑转化为每个学生清晰的经历逻辑过程;二、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引导点拨;三、同伴互助学习可以是互帮、互纠、互查,让学生的思维在多样的互助活动中得到提升。
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三点建议,吴校建议教师要力争做到四点准确把握:一、准确把握学生状态,不要浪费课堂时间,适时介入做到快、狠、准;二、准确把握学生困难,不要泛泛而谈;三、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进程,不替代学生;四、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因为有吴校的高位引领,本次研讨活动更加具有深度性、针对性、实效性,老师们对“资源的捕捉和利用”的探索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样的研讨交流中每个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在这样的历练中相信薛小数学组会不断的成长,研究一定会向纵深发展。
摄影:姜博 撰稿:施琦 审核:陶榆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