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啼鸣迎春归 欢乐元宵嗨起来
——薛家中心小学开展“元宵乐”系列活动
送走冬季的严寒,迎来春天的灿烂。在这“红梅枝头春意闹”的春天里,我们又迎来了2017鸡年元宵佳节。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里的学生来说,传统节日正逐渐远离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植入学生心中。为此,薛家中心小学策划、组织了“元宵乐”系列活动,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体会浓浓的亲情。
甜蜜的汤圆尝一尝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伴着欢快的歌曲,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带领下,来到薛家中心广场,和社区居民们一起开展搓元宵的活动。
揉一揉,雪白的米粉团软了;压一压,大团子变成了大饼;切一切,大饼变成了长长的小棍子;再切一切,小棍子变成了小方块……学生们仔细观察着,生怕错过了关键的环节。拿到了一把又一把的小方块,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搓起来。小小的手掌不停地转动,小方块变成了小圆球,像颗颗雪白的珍珠。家长们不断地指导,甚至也动手搓起来。合作力量大,不一会儿,几十斤的米粉团子变成了无数颗元宵。
做好元宵后,学生们可不闲着,又把这些元宵送到了薛家敬老院,让老人们尝一尝这充满爱和幸福的元宵。老人们激动不已,连连称赞薛小学生是“孝老爱亲的好孩子”。
五彩的灯笼做一做
闹元宵,花灯俏。元宵节里怎么能缺少花灯呢?在寒假期间,薛小学生就组成了合作小组,或者与家长合作,学习做花灯。学生和家长的智慧真是无穷的,花灯造型各异:菱形、圆形、柱形、宝塔形、多边形、动物形、莲花形……花灯材质多样:有压岁红包袋做的,有塑料纸做的,有无纺布做的,还有用废旧包装盒或易拉罐做的,更有创意的是,居然还有用鲜花和橘皮做的灯笼。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哇!
元宵节当天,五彩缤纷的花灯把校园装点得分外美丽。树枝上,架子上,走廊上,窗户上,教室里,处处都有薛小学生的创意花灯。开学第一天,学生们驻足欣赏, 看到自己的花灯悬挂在校园里,便自豪地向小伙伴介绍。整个校园都变得喜气洋洋,生机盎然。除了静止的花灯,还有流动的花灯。开学典礼上,《花灯T台秀》节目展出了16盏学生们心目中最美丽的花灯。精致的花灯映着灿烂的笑脸,这是薛小最美丽的画面。
有趣的灯谜猜一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薛小学生在尝元宵、做花灯活动后,又开始了猜灯谜活动。自己的活动自己搞。五年级的学生们搜集灯谜、编写灯谜,并把300条灯谜写上序号,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彩纸上,并亲自粘贴并悬挂在校园里。写有灯谜的彩纸在春风中摇曳,召唤小伙伴们来开动脑筋。在阳光中,薛小娃们快乐地徜徉在灯谜的海洋中,或三五成群地讨论,或独自默默地思考,或嘴里念念有词。猜中者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写在纸上;猜不中者皱眉噘嘴,不甘心地转向另一个灯谜。为了获得“猜谜小达人”的称号,他们可是铆足了劲儿。
此时此刻,薛小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这春天的校园里奔跑、欢笑,思考、交流,汗涔涔的脸上全是满足的笑意……他们在畅玩中享受参与活动的快乐,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撰稿:祝卫其 摄影:祝卫其 审稿:周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