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娟萍

寒假里,我阅读了《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一书,管老师的教学主张和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他提出阅读教学改革观点:“指向写作”。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首先是“阅读”,其次是“指向写作”,“指向写作”也必须通过“阅读”。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要培育学生另一种阅读思维,“文章怎么写”的阅读思维;要在学生原有的只关注“文章写什么”的阅读思维了,注入“文章怎么写”的专业的阅读思维。   

管建刚老师在代序(我的读写史)中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走上教书生涯,一年生病,二年养病,三年经商,替父亲还债经商。1998年开始用心教书,自此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他的习作训练之路很简单,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学生每周写一篇稿件,向《班级作文周报》投稿,变作业投稿,变上交发表。同样是写作文,但由于变换了形式,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加之他根据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势出台的一系列的操作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等将问题一一化为无形之中。让我不得不佩服他善于思考的头脑,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将办作文周报这样繁复的工作持久地做着,十余年眨眼过去。这份执着,这份坚持,这份十年磨一剑的勇气让多少学子汗颜?

    思想的深浅,决定了文字的深浅。思想的独特,决定了文字的独特。管建刚老师的睿智在于他的思想。正如倪文锦先生说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不只有语文味,还有趣味。也正如管老师自己所言: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老师发现了写作上的训练点,不能像讲评课那样直接呈现,要将这个还到文本中去,装作不知道,带着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学生历经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看不出、发现不了,老师假装看到了,推门,露出一条缝,让阳光照进来。学生循着光线往前走,终于恍然。

       管老师的课时板块教学,干脆利落,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接触两三个写作方面的策略。就阅读课而言,一节课,能让学生感悟到一个写作技巧,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了。写作技巧能有多少个训练点?几十个,上百个?而我们每天都要上语文课,小学六年下来,得有多少课时?就算一课接触一个写作的点,也是绰绰有余的。用不着这么心急!从文本内容入手,一点多一点,最后进入写作的内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作为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形式,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学科特点,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式地说说课文的写作特色,而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解读出教材中适用于学生、学生迫切需要的“写法”。换句话说,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典型的问题,正是阅读教学要关注、渗透、解决的。因此,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其前提、基础是对学生作文能力与现状的研究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要实现的正是“读”、“写”的完整融合和用“两条腿”走路。

    指向写作的教学,重点主要落在表达奥秘相关的段落。教师要解读出一篇文章独有的写作上的奥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选择适用于学生、学生作文迫切需要的写法。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典型的问题,正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要关注、要渗透、要解决的。真正的写作就是写自己心里有感而发的话,写自己的笑、自己的哭、自己的闹、自己的叫……

    管建刚老师的很多观点和做法还值得我不断学习,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去学习运用,让学生们都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