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学生自读课文, 读后交流:
(1)其他淘金者一无所获后就扫兴离去了唯有彼得不甘心落空,留了下来继续挖地淘金。
“不甘心落空”的心理可以看出彼得对发财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有着怎样的态度?(持之以恒、不甘放弃、坚持不懈……)
这种心理叫“执着”,执着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只有执着的人往往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2)他一个人留下来继续淘金容易吗?
从哪里可以体会到?
A一个人默默地挖,很孤独——教师引导:这叫甘愿寂寞,也要淘到金子!
B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想象一下,他会遇到哪些苦呢?
如:冬天……夏天……雨天……雪天……刮风……
干了一天活,回到小木窝,彼得的身体有什么感觉?饿!累!肌肉疼痛……)
每当遇到这些困难时,彼得可能会对自己说写什么?
(3)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彼得为了实现梦想表现出了执着外,还有什么让我们感动的?(勤劳、不怕吃苦)
教学反思:在教学《金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彼得在逆境中的心情,我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例如我出示课件,在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想象一下,他会遇到哪些苦呢?
如:冬天……夏天……雨天……雪天……刮风……这时我让学生合理想象当时的困难情况,学生在说完以后,很多孩子对当时的情况有了生动的感受,还有想象彼得种花时的不畏艰苦,“在早上……在晚上……在冬天……”。通过教师引导孩子们合理的想象,孩子对彼得的勤劳执着有了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