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黄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这课,感受颇深。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在此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课感触:
一、有理有法的概括练习
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黄老师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关键的时间点,并教学生用关键词概括三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将三个句子连成一段话来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概括中学概括的方法,并且告诉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概括能显得有条理,抓住关键词概括显得有顺序,这样就教给了学生准确概括文章的方法,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文章,就能用上学过的方法来自学,老师的学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我还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画面:一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没找准关键词。黄老师就持续追问,“桃花开得怎么样”“怎么知道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学生慢慢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关键词“红云片片”,这就是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这也是黄老师的课非常难能可贵的地方——将“一课一得”落到实处,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