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6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储莉

 本学期最后一次综合组大组研讨活动是由科学组承办,分别由朱洋老师执教四年级《摆》和顾燕艳老师执教二年级《空气是什么样的》。

 朱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是一节实验性很强的物理探究课。朱老师在导入部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荡秋千很自然地引入到本节课内容:摆。基本部分,朱老师通过三个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活动一:认识摆。朱老师通过板书介绍了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活动二:学会玩摆并学会数摆动次数。朱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数一数15秒内摆锤摆动几次?活动三:探究摆快慢的原因。朱老师首先让学生猜测摆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组织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交流,通过交流得出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最后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得出摆快慢与摆角大小无关,与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顾燕艳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是一节成熟的低段实验课,顾老师通过五个小实验总结得出空气的五大特点。实验一:通过将圆柱形的气球扭成不同的形状得出空气没有固定形状。实验二:通过将鸡蛋落在有气的气垫和没气的气垫上,对比得出空气是有弹性的。实验三:通过将针筒抽取空气后堵住针孔往里压或往外拉的实验得出空气可以压缩、可以膨胀。实验四:通过将一瓶装满水的瓶子和一瓶装满空气的瓶子放入水中,对比得出空气很轻。实验五:通过用电子秤称一称慢慢放气的排球得出空气有重量。

 亮点:1、两位老师语言亲切,教态自然,专业素养高。2、两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各个环节层层递进。3、实验设计严谨有趣。

 建议:1、朱老师在认识摆的过程中少说了一个固定点。2、朱老师在学生实验出现误差时,应该亲自做一遍实验,而不是忽略这个问题。3、顾老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过渡语言的准确性。4、顾老师在学生猜测出现偏差时应该怎么处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