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听了一节李老师的《树和喜鹊》,感触颇深。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语文第二册的第6课。这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李老师整堂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心里感受,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谈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单。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能理解课文,学生体会了这篇课文的人文价值。
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师设计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你就是那棵树,当你长出第一片小叶子的时候,你想对邻居说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想的情景,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又如:喜鹊喜鹊,你有那么多邻居,可以和邻居们干什么?像这样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胡老师课上还有多处。可以看出,整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高于一般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平时李老师这样不断训练的结果。
李老师整堂课非常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十分温和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抓住学习重点。老师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投入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整堂课上自始至终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如:一开始,学习练习上下文理解“孤单”,孩子们积极地响应,能想想自己什么时候觉得孤单,后来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教师引导到位,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了有伙伴的重要性。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为了帮助学生有了邻居热闹的场面,李老师让学生来做做它们的动作,模仿喜鹊和树的口气来说话,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总之,本节课亮点颇多,如果朗读跟上去了,整节课就更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