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徐佩老师的课,觉得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对这堂课的心得。
一.研读文本 紧扣文本资源
徐佩老师是个非常智慧的老师。《山谷中的谜底》是一篇看似简单却富含哲理的文章,教师紧扣本文资源,抓住“谜”来导入。首先是猜谜,紧扣文本中的松树出了谜语,孩子们猜谜之后,老师则智慧引出“谜面”、“谜底”的概念,这对孩子们的引导是非常有利的,然后,徐老师再继续追问:“这篇课文的谜面又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这样前后紧密联系的提问,进一步理文脉,课堂清晰而富有趣味。
二.倾听有效 互生有效资源
这节课听下来,不管是教师对资源的捕捉意识,还是生生互动的资源捕捉意识,都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解决山谷中的谜这一板块时,到底是一个什么谜吸引了大家,学生能够敏锐捕捉文本句子进行分析,后面一个学生进行补充,老师则能够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推进课堂,另外一面,教师抓住了学生出来的“反复”这个资源,展开想象,追问松树为何要弯下,为后文理解哲理进行铺垫。环环相扣,听来甚是流畅。
就像薛辉老师所说,这篇课文很重要,是孩子们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教育,语文教学都有各自的特色,老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做好充分预设,把握有效资源,才能有更加精彩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