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份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03-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晴怡

                    《最大的麦穗》评课稿

郑飞老师执教的《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需实实在在地掌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一、抓主线导,层层深入。       

郑飞老师精心研读教材,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老师的要求: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同学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郑飞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生生评价,读出了苏格拉底的大师风范。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同学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遇见也未必抓住,使同学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掌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同学们感悟道理水到渠成。

二、读悟结合,相机点拨。       

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同学深入地理解课文。假如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郑飞老师重视朗读,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例如:在教学时,她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好苏格拉底的三段话,点拨同学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

三、尊重体验,注意熏陶。      

这堂课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谈对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的理解。同学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苏格拉底的话中包含的深刻哲理,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