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03-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官志敏

          最近,听了刘晶娟老师上的《猴子种果树》。《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很适合儿童诵读。
  刘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在新授课文时,抓住句式:用“先接着再最后”“拔掉改种”来练习说话,从而通过学生自己领悟来总括课文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由为什么种果树?怎样种果树?结果怎么样?来引导孩子质疑课题,然后带领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生字词,理解文中的句式。在此过程中  刘老师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深入钻研教材,捕捉住了这些用词上的细微的差别,反复让学生朗读、对比。如:猴子听了乌鸦、喜鹊、杜鹃的话就改变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刘老师通过三句句子的比较,从他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没有耐心、很着急的猴子。虽然种各种果树的时间都不一样,但他还是等不及,体会到句中“可、也、还是”表现了猴子越来越急切的心情,体现了从读中感悟,读中悟情悟理。
  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一堂课下来,我感到学生学的很高兴,不仅学会了很多生字,朗读的有声有色,而且也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