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航天飞机》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建妹

《航天飞机》评课稿

  《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在教学中,闵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走进角色中去,理解全文。亲切的教态、紧凑的环节,闵老师进行扎实的教学,演绎出了精彩的课堂。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闵老师的课真正地实践了这一理论。

一、再现情境,弄懂关键词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最终要落实到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提供丰富的信息,对学生理解重点词很有帮助。如理解《航天飞机》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划出有关航天飞机重点句子读一读,再用多媒体演示航天飞机升空时的气势,看过之后让学生畅谈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什么是“一声呼啸”、“庞然大物”、“无影无踪”。如果教师仅满足于字面的解释,学生往往就会感到印象不深,认识模糊。而当多媒体演示航天飞机的情景之时,特别是当航天飞机起飞的气势、飞行速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二、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突破“写作方法”

在朗读中发现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老师指导分析:怎样更高、更快、本领可大了?让学生谈这样写的好处,顺势做一个迁移练习,小飞机谈心里感受,突破“不自在”。

三、感悟道理

闵老师以智慧老人的身份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小飞机在“不自在”的情况下,反复朗读智慧老人的话,领悟道理。

总之,课堂中闵老师使每个学生都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孩子在经历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教材,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其次,提倡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引读等形式,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再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努力让所有的孩子在经历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受益、提高。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学会利用教材,学会交流,掌握读中悟-悟中读的学习方法,在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避免了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当配角,差等生看热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