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雾凇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7-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罗秋琼

   1从整体看,整个教学层次清晰,老师在教学时紧扣课题,从课题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理解雾的意思,最后又回到课题理解凇的意思,使学生准确深刻的知道雾凇这个名字起得恰到好处。
  2注重说话片段的训练,从开始复习词语,老师说了一句这些词在今后作文中会适用。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提醒,很重要。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渐渐地、慢慢地、一层又一层这些词造句前,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里的句子,使学生能准确轻松地进行造句。在教学最后王老师出示不同的雾凇图,同时配有文字提示,训练学生片段说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比较句子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雾凇的形成,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进行理解和指导朗读,将课文中较长的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子,分别指导学生朗读,不仅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读起来更能深刻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如果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句子时,再提醒学生记住雾凇形成的几个条件要同时具备,让学生留下明确清晰的印象,那就更好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