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节课的教学安排很有特色,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通篇从“对称”入手:学生从对称的句子、词中,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空间,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其次,学生在朗读时,没有机械的用“感情”来读,而是让学生知道词义,理解课文精神这样学生读出的课文显得生活、有内容,真正是感情的流露。读的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在盘古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那段,指名读,分组读、师生 合作读,有读盘古的身体部分,有读身体发生的变化,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明白课文内容。“创造”是本课的关键词,开始学生对这词的理解并不是很准确,通过解读文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宇宙创造前是什么样子的?创造后是什么样子的?盘古又是怎么创造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学生也就明白了创造的意思,这种设计,水到渠成。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词,指导自然。
最后,老师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能敢于质疑,善于提问,能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 如果,教师在安排教学节奏时有松有驰,可以让学生对于学习进程的感受和重难点的理解,能够更好掌握。在字词小细节的处理上可以再精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