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又一次抱着学习的心态,和一二年级的老师共同聆听了包红玲老师的《云房子》第二课时。
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为了能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包老师让孩子化身为小鸟,她带着孩子们共同造自己喜欢的云房子,通过小组合作,用上了文中“有的像……有的像……”句式来说话,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更是将隐藏在文本中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孩子们掌握。 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
包老师课堂的丰富还体现在对文本第三、四自然段的表演,让孩子们扮演小鸟,到你的房子里做客,到我的房子里玩耍,通过表演,体会小鸟在云房子中穿梭时的快乐。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开心笑容,不仅仅是表演的快乐、不仅仅是文本中的快乐,更是发自内心的对包老师课堂的喜爱和享受。
课堂中,包老师还十分注重学生朗读的培养,读出每一个云房子的特点、读出小鸟对云房子的喜爱、读出小鸟们玩耍时的开心以及云房子不见时的失望。
个人非常喜欢包老师的这堂课,同时也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在朗读的过程中,语气助词“哇”、“咦”,可以再细细地让学生体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两个字。在朗读词串时,可以注意讲解“的”和“地”的区别,借助文本带学生总结两个字的用法,以便学生在写话中可以正确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