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英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云房子》一课,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孩子的兴趣
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课文,
陈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文章
中的情景,
以此形成表象帮助了孩子对文章语言的理解。
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通过
多媒体课件演示文章中的情景,
让孩子化身为小鸟,
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
激活
课文凝固的语言,
帮助了孩子对文章语言的理解。
在展现了云房子的不同形状时,
讲
“礼堂”
一词时配上了图片,
因为孩子们没有见过礼堂,
所以很难理解什么叫
礼堂,
陈老师通过语言的讲述外,
还出示了礼堂的图片,让孩子更好地理解
“礼
堂”
。
二、教学重点突出
陈老师能准确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富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把重点放在
“云房子的形态”这一段的品读上,以读促悟。接下来设计教学环节:
“我们也
来造云房子吧,你想造一座像什么的云房子?”利用图片帮助孩子们练习说话,
并用上
“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说一段话。
这样学习,
由表及里,
层层递进,
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也大大提高,
他们的回答多姿多彩,
达到了老师所
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准确到位
陈老师也十分注重课堂评价,
如
“你真是一只聪明的小鸟,
你造的房子真美!
”
“你的朗读真是太美了,还有表情呢!
”等等。在朗读时,孩子们听了这些表扬
鼓励的话,积极性更高了,个个都跃跃欲试。
接下来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仅供参考。
文中描写云房子形态的语言非
常美,在课堂上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孩子主动背诵积累。
已不是第一次听包老师上课了,每一次李老师的课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今天包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云房子》。我们的心灵仿佛被孩子们爽朗、天真的言语洗涤,自己也变得纯净许多,在轻松愉快中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短暂的40分钟。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讲述雨过天晴后,一群小鸟在天空中造出许多美丽的云房子的事。课文想象丰富,语言风格清纯明洁,充满童真童趣,仔细读之,内心油然而生回归童年的渴望。包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动听的音调,个性化发展性评价,环环紧扣的教学环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跌宕起伏的学生情感变化等等,使得课堂上的教学亮点一个接一个,听得我跃跃欲试,也想像包老师那样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的乐趣。
听完包老师的课,脑海中不时闪现包老师的种种风采。
首先,包老师这堂课处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课伊始,包老师便让孩子们想象天空中的云房子像什么?孩子们展开思想的翅膀:楼梯、帆船、雨滴、蝌蚪、花朵、冬瓜、枕头……接着教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描写云房子的语句,读出自己画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云房子,在拿出棉花造云房子,展示评价自己造的云房子,最后完成填空:天上的云房子可真多啊!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填完后放入文中,孩子们读者自己写的云房子课文,情绪高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听、说、读、做、写、再读等阅读环节,巧妙高效地解决了学习课文的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包老师活泼的教学手段,契合了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包老师充分注意到了孩子们这样一种心理特质,在课堂教学中将听、说、读、写、做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云房子的样子时,不但让学生读、说、做,还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编的动作,变读为表演读,孩子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正好利用这样的环节进行放松,看似平常的一个教学环节,恰恰再一次点燃具有强烈表现欲的二年级的孩子,将课堂教学推上另一个高潮。在教学“叽叽喳喳叽叽喳”这一环节时,让孩子们当小鸟的翻译,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翻译一下小鸟们在说什么,并颁给“鸟语专家”荣誉证书,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态度可以看出,他们乐于思索,乐于表达。在精读第二自然段中,李老师让学生先交流找到的云房子的样子,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云房子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结合图片和老师的语言评价,抓住重点词,在看中加深学生对云房子样子的体会,在读中加深对云房子的感悟。层层递进,在学生兴味盎然的时候,指导背诵积累,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很值得推崇和学习的。
第三,个性化、发展性评价,激起课堂一浪浪高潮。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容易激发人们大脑的思维活动,更能推动孩子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思维的训练,包老师课堂上个性化、发展性评价,更是点燃了学生脑海中一团团火,引发了课堂上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当学生比划着说云房子像大冬瓜傻傻的包老师摸着他的头说:“你真傻得可爱!”一个孩子害羞地说云房子像小花,包老师立即夸道:“你这朵害羞的小花真惹人爱!”……诸如,“你是个小小演讲家”、“你是个设计师,设计出了这么漂亮的云房子”“你设计的云房子太可爱了”“你读出像花一样的云房子的美”、“谁还能读得再美些?”等,一句句个性化、发展性评价,打消了学生课堂发言的顾虑,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欲望,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值得每一位听课老师学习的。
不过,包老师在指导背诵的时候是让小朋友先自己练习背诵,然后出示填空的形式来让小朋友背诵,个人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值得推敲,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明显情感不再兴味盎然。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老师不妨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在形象感悟的基础上,将他们带入情境,体悟文中小鸟的快乐,升华情感。我认为老师可以在学生交流喜欢的云房子的时候相机地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云房子直观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眼前,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这样更有利于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