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包老师和李老师上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班队课,我深受启发。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几点:
一、匹配
(一)主题匹配
主题的确立来源于学生当下的困惑,班级群体遇到的问题,学校下达给班级群体的近期任务。
二(8)班包红玲老师执教的《小队亮相》,二(6)班李恬老师执教的《亲亲重阳节》两位老师的主题确立都很好。
1主题与与学校下达的大任务匹配。学期开始,校大队部就要求各班按序承担升旗仪式,班歌是必须展示的一个项目。对于二(8)班学生来说怎样唱好,用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精彩展示,是他们目前的重大课题。重阳节是现阶段的重要传统节日,如何过得有意义,了解我国的文化,也是非常好贴切的。
2、主题与学生现阶段的生命成长匹配。二年级学生是培养学生团队能力。学生刚建立小队,队长的领导能力,队员的和做素质都有待培养,此次用小队的形式来展示各自的主题,非常符合学生的生长需要。
3、主题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匹配。
(二)主题与内容与形式匹配
核心推进主要是指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怎样的内容,揭示怎样的教育意义。内容要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要和形式要相匹配。
二(8)班主要任务是唱班歌,虽说内容单一,但个小队的表现形式却不单一,各小队所要呈现的小队品质不一样,老师的介入,学生的互动都不相同,且很有可观性。可谓单一的内容,丰富的有生命力的精彩展示。
二、真实
班队要正真起到教育意义在于要能打动学生的心灵。那就必须真实!
学生真实有成长。例举二(8)班欢乐小队分享欢动过程中事,每个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小队长的回复也是有理有据的,包老师的评价更是画龙点睛。可以说是精彩地呈现了小队在面对共同任务时队员的真实心里和讨论场面。学生不仅全人进入活动,更是在活动中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团队的成长。
老师真实有成长。包老师的每次点评都很好地点亮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启迪,非常好好!她的语言真实接地气,适合学生的心里。例如:“小队长考虑的要更全面。”“给小队争光太难了,最起码不给小队捣乱”“听大家的”
三、建议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给如何展示班歌,既然个小队各有所长,就该趁热打铁把个小队的长处用在班歌的展示上。现场就决定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