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班队课中的有效互动
赵凤英
包老师的《小队亮相》和李老师的《亲亲重阳节——重阳习俗我了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第一节课,小队展示各具特色,充满活力,每个小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队长培养的很好,组织、指挥能力较强,所以队员与队员之间的互动有序,比较自然。每个小队亮相展示后老,老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问来提升,而且各有侧重。星星小队结束后,老师问:唱歌为什么要带画?聚焦小队长的组织策划能力。精灵小队结束后,老师让队长分享排练小故事、做夹子的同学说说想法,从而告诉孩子小队中的一员,就要为小队出力。特别表扬了李同学,现场问问他为什么不给小队捣乱,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去掉,不如就直接夸他今天真的是一名合格的队员,即便你什么都不做好好的站着也是给小队争光。战狼小队结束后,老师引导同学们关注队形的变化,从而让孩子们知道作为队长要善于听取队员的意见,好意见要采纳。阳光小队展示后,老师介入询问小队队员是否有不同的意见,有三名队员的意见不同都被小队长已让每一个人都要有成长都要会唱而拒绝了,老师提升时说:队长考虑问题要更全面,以理服人。我觉得吹笛子的小女生提出她会用笛子伴奏的主义是可行的,老师不妨点拨不用配乐,让吹笛子的女生伴奏其他同学唱歌,这样反而形式更加新颖排列的目标不正是为了让小队的班歌展示更出色吗?除此之外,老师还提升了队员出谋划策时要有考虑整体的意识。七色花小队通过男女生动作有难易之分,引导学生不放弃小队里任何一名成员,很有育人价值。
第二节《重阳习俗我了解》让我学习了一种新的班队形式,可以习俗游戏穿插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无味。品尝重阳糕后,老师问了两个问题:你吃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应不是那么热烈,就一个孩子说道有甜蜜的感觉。老师及时提升说小队一起活动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颠倒一下。可以让孩子先看重阳糕的图片,再品尝重阳高,说说感受,学生可能会说甜蜜幸福,这时候老师在提升补充:老人做重阳糕给子女吃,希望子女百事俱高,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那么今天你们又有什么话想对家里的长辈说呢?回归到重阳节敬老、尊老、爱老的风气。赏菊习俗是由两个小队合作完成的,希望小队介绍了赏菊习俗,进步小队又教大家做菊花,两个小队的衔接有点不太自然,那么可以问问: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菊花的呢?可能孩子会说想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家里也能欣赏到五颜六色的菊花,这样一来,孩子们是带着对家人的爱来做的,动力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