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教学设计的精心巧妙。
只有科学、巧妙的预设,才有课堂上灵动的生成。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尾句“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从导入到总结贯穿其中,祝老师引导学生由句质疑,读句悟情,激发了学生对莫高窟的喜爱、向往、赞叹之情,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莫高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实”——课堂训练的扎实有效。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充分自读,仔细品味,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充分表达、交流感受。这样的训练一是在强化语文教学始终不可丢弃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抓住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进行图片观赏,寓积累与想象于一体,一举两得。这一教学过程在学生品味作者用词准确、精妙的过程中,学生的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美”——教师语言的艺术美。
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给学生以听觉的冲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周围满是茫茫戈壁的莫高窟内,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诱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重点段落的教学中,老师通过优美的言语情境的描述,通过多重吟诵,点燃了文中言语的亮度,吸引学生驻足壁画,感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