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评课
之前有幸聆听了祝老师的执教的《莫高窟》一课,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向读者分别介绍了莫高窟内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藏有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讴歌的敦煌艺术和世界文化历史,祝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精美的课件,史实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一、 读出了韵味
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作者将美跃然于字里行间。祝老师利用媒体课件,展示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飞天形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示个性鲜明的彩塑图片,读出彩塑的特点: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
二、 品出了意味
如,学习壁画飞天时,祝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的词思考这些动作和什么有关,然后引发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描述:有的手握竹笛……有的遨游天际……再出示四幅图,综合练说。让学生在品味、模仿、创造中丰富情感,丰富表达。学生各抒己见使文本变得多元,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三、 想象出了情味
祝老师用两段史料史实,追溯莫高窟光彩夺目背后的那种凝重中的伤逝。大师居住在狭小的山洞中,一手举着灯,一手挥着画笔……他们用辛劳与才智创造着人类的辉煌;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却让这一辉煌在帝国列强的洗劫中,遭受重创,就像那些才华横溢的画师不知魂归何处,莫高窟璀璨背后的辛酸与国耻,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转瞬之间就被毁于一旦,让学生义愤填膺,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