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评课稿——评李恬老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主人公小男孩将会唱歌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通。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引领孩子去品读,去感受,去体验。

李恬老师在设计本课时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画面和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在读课题时,让学生抓住“盲”,体会想象盲婆婆生活的不便,设置悬念:为什么送给盲婆婆蝈蝈呢?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非常愉快,兴趣也是极其高涨的。

在精读课文第一小节时,李老师让学生看图:邻居家的小男孩送蝈蝈时脸上什么样的表情?书上用了什么词?读好“喜滋滋”、“乐呵呵”。李老师紧紧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小男孩把蝈蝈送给盲婆婆的喜悦之情。然后让学生说说像“乐呵呵”这样ABB式的词语,进行词语积累,又进一步拓展,像这样的表示开心的ABB式的词语还有哪些呢,接着再课件出示:笑眯眯  笑哈哈  笑嘻嘻  喜洋洋  乐呵呵,让学生读一读,记住这些词语,内化为自己的。

李恬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品读,悟读,并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了她的课让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