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多媒体教室听了徐老师的《爱之链》一课,被徐老师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丰富的人文底蕴感染了,尤其是她重在探究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课堂上徐老师抓住具体的词语引导学生品析,并能运用电脑出示课文中重点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重点段的教学引导比较到位,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体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教者还运用了几种朗读方式:个别读、齐读、引读等,真正的做到了大语文中的以读为主,以读带讲,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使文本的情感目标更为明确,读出纸面后的东西,读出文本中的意象,读出学生的理解。“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大法。”检查语文作业的质量,也还是读,一读明百理。
一开始上课,徐老师就道出了本文的体裁——一篇外国小说,让学生先抓住文本,然后抛出了问题“它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抓住小说记事说理的特点。
然而感情情感只是感情的一部分。在领悟语言内容、感悟情感后,还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联系探索,领悟语言规律,并加深对情感的感悟。在课文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徐老师话锋一转,回归到对“爱之链”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说说爱的感受,特别让学生理解“链”一字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明白了爱在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之间传递着,就像链条环环相扣,一直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