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三个小伙伴》评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7-03-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晶娟

《三个小伙伴》评课反思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没有锄头挖树坑,小野猪就用嘴拱;没有箩筐云肥料,小袋鼠就用自己的皮口袋运;没有水桶浇水,小象就用鼻子吸。三个小伙伴各自发挥特长,密切合作,树栽好了,他们开心的又跳又笑。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小伙伴之间的团结友爱。

课文虽然长,但是很容易理解。李老师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朗读和表演上,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一起将小树栽好的文本内容,并在朗读中提高读的质量,要求学生自我朗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教学手段,充分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只有多读,多思,才能自主品读悟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意思,带给孩子们的启迪。当然,课堂中,学生也能够根据老师的设计,一步一步跟着我的教学环节走,带着孩子一起走进文本,体会通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文章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教学中,如果一成不变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估计会学得索然无味。采用由扶到放,将学习的方法灌输到课堂上,那么学生自身的习得一定会更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习小野猪拱树坑的段落。紧紧围绕“三个小伙伴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谁解决的?”“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在边读课文中同时理清了思路,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小袋鼠运肥料部分则采取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而最后一部分小象浇水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能主动去参与学习了。

在学习三个小伙伴是如何解决栽树带来的困难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想象,小野猪用嘴拱土的样子,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的样子以及小象用长鼻子浇水的样子。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善于表演,学生的兴趣很足。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边说边动作示范,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会做起动作来,并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所做的动作,老师和孩子们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那些被及时表扬的同学当然兴趣更足,在后面的两个环节他们的表演也很精彩,而且模仿的很像,这样,在边读边演的学习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这样的教学,比起单纯的指导朗读有效多了,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更深刻地理解了“伙伴”合作的意思,可谓一举多得。在教学完这三部分内容后,老师又让学生分别来扮演“小野猪”“小袋鼠”“小象”,通过自身地表演、朗读地感悟来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合作一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种好了小树。让孩子们在充分读悟的基础上,将积累的语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再现出来,学生学习起来也能水到渠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