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顾燕艳老师执教的《小松树和大松树》,感受颇深。这节课教者教态自然,语言富有情趣,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自信大方,发言积极。
首先顾老师导入新课:“今天教室里来了两位小客人,想认识吗?”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通过贴图片,指导孩子观察两棵松树的区别。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一下子就找到了3对反义词,老师抓住生成的资源,进一步用对对子的形式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大松树又高又大,枝叶茂密,学生对“小松树又矮又小,枝叶稀少。”设计非常巧妙,既训练了反义词,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的丰富性。其次,语气词指导训练到位,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语气词,并且用语气词“呢”造句。既有表示疑问的句子,又有表示感叹的句子。告诉学生同样的字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最后,教师评价语言精彩到位。课堂中处处能听到老师“你欣赏谁?”“你有什么建议”诸如此类商量亲切的口吻,言谈之间教育学生语言交际的丰富性。建议:在小组合作识字时,教师介入不要太早,可以在生生互动之后,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