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构出对内涵的理解
3月30日,有机会参加了常州市数学评优课赛课活动。一上午听了3节《多边形内角和》,同课异构中学习到了三位老师都能对内涵有深度的把握。特别想结合第一节课谈谈自己学习到的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注重数学思想渗透。在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通过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要研究复杂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从简单入手、有序思考,即从四边形开始研究,然后进行合理转化。
二、注重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大问题: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先通过合理猜想猜出四边形内角和,接着让学生在验证要求的引导下进行验证活动,然后分层呈现学生的资源,让学生逐步感受量的方法不精确,拼的方法容易错且有局限性,只有分的方法才能简单方便地解决问题。但此时又不回避学生的错误,即分出新角的辨析。通过三种验证方法的对比帮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并利用活动经验来对五、六等多边形的研究。
三、注重通过数学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在给予学生的活动材料过程中,能以学生思维的过程有效呈现为载体,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的不断推进。如五边形的内角和= ○ = 。不能小看这个数学表达的呈现,学生通过这个表达方式帮助想出了不同的分法,让学生思维的有序、有效地进行了呈现。
四、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总比边数少2,这一知识往往在教学中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但吴老师能将此充分展开,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能很清晰地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学生学有根的数学、学明明白白的数学。
最后还特别想说的是教学推进感特强,逻辑感特强,这样一堂数学课能给学生带来的绝不是就掌握了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而是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数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