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田敬敬
今天聆听了王老师的《蜗牛的奖杯》一课,有以下感受;
一、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设情境的舞台,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点带面,注重朗读感悟。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学“遥遥领先”这一环节。老师问:“什么叫遥遥领先”啊?学生答“跑在别人前面。”接着展示一幅蜗牛领先其他动物一点点的图片,问:“这是遥遥领先吗?”生答:“不是!”老师说:“让我们一起为蜗牛加油吧!”在孩子们的加油声中,师展示蜗牛向前飞的动画,直到把其他动物拉下了一大段距离,再问:“这样的情景就叫做-------”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遥遥领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且印象深刻。朱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这样善于抓住一些重点字词,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轻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通过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的独特阅读感受表达出来,将朗读和理解词句于一体。
三、积极拓展读说,深化体验。
设计了相关的说话练习,如蜗牛得奖之后,看到它的对手会怎么说;故事读完后,你想对蜗牛说什么?课文学完后设计一个场景:有一天,蜗牛带着小蜗牛出去散步,看到蜻蜓、蝴蝶他们,老蜗牛对小蜗牛说:“孩子,我好后悔啊!”它后悔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这样,就可以扩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培养了思维能力,加深了理解感悟,在拓展读说的训练中学会表达,体会文章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