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评课稿
不久前有幸听了周静校长执教的《广玉兰》一课,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周校站在学生的角度,深挖难点,精教重点,将课堂之美尽善展示,引导学生紧扣重点字词,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语言表达。
其中,“荡漾”一词的教学尤其精彩。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花香”的特点?
生:幽香。
师:什么样的香是“幽香”?哪个词很好地形容了这种感觉?
生:荡漾。
师:你找得真准。“荡漾”的“漾”是个生字,我们来看一看字形。三点水流长,右上无尾羊,右下永舒展。(教师边说边板书示范)
师:请同学们描红一下。
学生坐姿端正,认真描红。
师:“荡漾”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文中句子: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
生:文中是说“香气弥漫扩散”。
师:我很欣赏你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能力。
出示《燕子》中的句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这个“荡漾”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水波起伏动荡。
师:是的,就是“水波微动,慢慢扩散”的意思。
继续出示《明天,我们毕业》中的句子: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
师:这里又是指什么呢?
学生很快便悟出并回答:指声音弥漫扩散。
师:看来,同一个词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我们要多读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得出答案。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循循善诱,引出“荡漾”一词。“漾”是个生字,教师用生动有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从文中的句子拓展到其他课文中的句子,理解了该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学生也从中悟出了何谓“一词多义”,培养了六年级学生的语感,教给了学生有效的理解词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