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到了李锋老师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3BUnit2《In the library》的一堂storytime的研讨课,受益匪浅。 这在本课中,李老师仔细钻研教材,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且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创设开放性故事《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上,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无痕地学习本节课的新词,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且故事的引入与storytime自然衔接,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都比较高涨。
借着李锋老师的这节课,再一次学习叶澜老师文章《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1、有意义方面,李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扎实的课,设计思路清晰,各个环节之间有层次性,训练扎实到位,教师有扶有放。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语言交际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积极地情感体验,三(3)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对英语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我想这与李老师多样的、轻松活泼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效率方面,在这节课上,李老师老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采用了多种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有些人“吃饱”、有些人“吃好”。
3、常态性方面,在李老师的这节课上,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完全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呈现,教师教得真实,学生学得扎实,淡化了公开课的概念。
4、在单词的教学上,个人觉得老师还应该更加“细”一点,在音、形、义三方面加强训练,可以让学生表演各个动作,还可以结合旧知组些词组,丰富学生的语言,如:eat an eg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