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
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整节课
轻松愉快、灵动扎实,精彩纷呈,因为赵老师用他自身的收藏对联的
阅历在给我们上课,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流长,并学习到了对联的读法及写对联的要
领,最重要是我们从赵老师身上感受到他那坚持不懈地学习精神,别看赵老师有近五十岁,可他却能背
出两百多幅对联,学生随便说到一条收集的对联他便知道其中蕴含的故事,在课堂中,教师能将一幅长
达
99
个字的“龙门对”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更让我惊叹不已!
这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特点:
曹俊老师执教的《春联》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语文课。曹老师通过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达到真、实、活的教学境界。这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特点: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曹老师这节课的目标是:诵读文中五副对联,理解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感受对联的音律美,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并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实现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节课紧紧围绕五幅春联对联,通过读春联、悟春联、配春联、选春联、送春联这几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过程,学用结合,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读春联——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春联的意思;2、悟春联——感悟春联对仗、音律美的特点;3、配春联、选春联、——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突破了教学难点。把学习内容引向课外,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整个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三、多样化的教与学活动,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五幅对联让学生通过读、悟春联,配春联、选春联、体会春联对仗美、音律美的特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及文化性。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