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2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6-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艳娜

角的度量评课稿

吴春燕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角的度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同时又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以致用,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吴老师的课堂有以下亮点:

 一、适时创设情境,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便从学生上节课学习的角的概念引入,并借助学生们都熟悉的三角尺的三个角,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角的度量》,联系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角度并要给他们统一一个衡量的标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如:教学量角器的认识,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小组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还要求观察仔细看谁能把量角器的特点说得最全,然后再让学生挑战着说说并请其他同学适当补充。量角器的一些特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量角的方法时,先让学生观察课件正确量法,再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么量,接着同桌试着量一量,然后归纳说说怎么量的。最后教师把正确的量角方法总结给学生。然后通过顺口溜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两合一看”。整个过程学生积极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新知,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中升华,挖掘数学之应用价值,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在本节课的后半部分,教师通过一系列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新知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巩固。不断引导学生怎么去摆放量角器,怎么去判断读内圈读数还是外圈读数。练习不仅具有层次性、趣味性,还有了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

     四、几点建议:

、教师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上还要下功夫。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是量角,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时间把握上还不够理想。吴老师在量角时,练习的角都比较特殊,过于简单,读和讲的时间还过多,学生动手的时间、量角的时间太少,老师讲解10分钟左右,而练习的时间不足5分钟。教学设计上,我认为可以让老师、学生在黑板上多一些各种各样摆放的角,并用量角器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一起多讨论、多动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关注后进生。这一堂课上,课堂气氛很好,优秀的孩子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整堂课后进生发言很少,参与不够,不敢说、不敢动手,容易分神,老师对他们还需多关注。

总之,吴老师课堂上语言优美、具有亲和力,她的课堂清新、脱俗,教态自然、具有优秀教师的风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