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课文学习时,陈老师不是索然无味地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你们自己的手会干什么呢?”“我们的大脑在干什么?”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组词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这需要老师的智慧引导。唐老师是这样引导孩子的:
师:同学们,谁能用“人”说个词?如老师是“大人”,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是“小人”(老师语气强调突出“大人”),接着问爷爷呢?是大人,可爷爷年纪比老师大多了,也可以称为“老人”。然后,沿着年龄这个话题,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也出来了。
教学片断:[在课堂的后十分钟内,老师教学了生字“人”。]
首先,课件出示了一个“人”和“八”,让学生比较异同。然后,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人”字。反复强调“撇”,落笔要重,收笔要轻,“捺”落笔要轻,收笔要重。写字十分注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