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张亚芳
——记李华琴老师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意味着奉献。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好老师,他们都是普通人,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们又不普通,因为他们是人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光荣使命,虽然有的老师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他们凭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成绩。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显得如此的真实与可爱。李华琴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
在小学教育这块教育园地里,她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了38年。从教以来,她一心扑在教育第一线上,默默奉献着,无私付出着。她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和刻苦的钻研,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着取得的荣誉,她总是那么谦虚,那么淡然。她对工作的热忱,时刻感染着我们,无声地激励着我们。
她热爱教师职业。勤奋工作,不为荣誉,她不需要压力,也不需要督促,即使自己所做的工作暂时没能得到领导的赞赏,也不能削弱她的工作热情。她工作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因为工作而快乐。她谈到工作,就像孩子谈论游戏,津津乐道,神采飞扬。她工作勤奋,却不会叫苦叫累,这不是说她不累,而是她能从工作中获得巨大的娱乐和满足。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独特,她总会想出许多“花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让他们发言,让他们认真听讲,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她讲课娓娓动听,语言流畅。她经常根据课文内容,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讲课生动有趣,同学们都爱听。她还针对她们班的特点,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坚持写周记。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增,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李老师批改作业更是一丝不苟。有一次,一位学生做课堂作业时,由于马虎大意把“江河”写成了“汪河”,李老师立刻给他指出来,并让他改正。学生暗暗佩服李老师的眼力,从那以后,那同学写作业更加仔细了。
每当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拦路虎”时,李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帮他们“排忧解难,指点迷津”。记得在一次考试过后,有一位同学不明白那道题的对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李老师了解后,便一点一点地解释给她听。第一遍没听明白,可她并没有不耐烦,相反,更细心地给她分析了二遍、三遍……直到学生听懂为止,最后还一个劲儿地问:“听懂了吗?”
李老师喜爱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不因为自己的好恶偏爱或嫌弃任何一个学生,能够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使他们敢在自己面前“放纵”。她喜爱孩子还在于她能容纳孩子的一切,既从心底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也从心底原谅孩子们的过失。既不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也不为他们的过失大惊小怪。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李老师懂得表扬和鼓励,五彩缤纷的表扬卡和鼓励法是李老师教育皮大王的法宝。比如,有孩子不听老师的话,上课插嘴,手脚乱动。李老师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让那些孩子服服帖帖,规规矩矩。
孩子也非常喜欢她,不是因为她是老师,而是因为她是可以信赖的亲人,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她,愿意向她寻求最难解的问题的答案。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会情不自禁的围在她的身边,愿意在她面前表现自己,愿意向她表达自己的问候。有一次,一个同学突然发高烧,李老师将他扶到讲台上,倒了一杯开水,让他休息一会儿。然后用手机拨打了那位同学家长的电话。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在上语文课时忽然淌鼻血了,李老师对同学嘘寒问暖,还特别叮嘱:“这是上火引起的,要多喝水啊!”像这样关心同学的事,李老师还做过很多很多呢!
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小得不能再小的事,而老师的爱又是那样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一批一批的学生
李华琴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李老师如此兢兢业业,从没想过什么回报,只是出于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出于一名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我领悟到了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描写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