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9-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尤文霞

《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本单元的首课,一方面引导学生去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学生关心天气变化的活动为核心,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最后阐明天气变化与人们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力求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积累,使学生对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是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很深,坐下来反思一下,我觉得对于我自身来说,在教学目标和重点上明确,课件准备充分,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用湿度、降雨量、气温、风向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能够完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启示下,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效果比较好。在独学时能够结合教科书自学完成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长能够组织组员依依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讨论时很激烈,每个同学都大胆发言能够参与进去,深入能够了解本课的内容。在学生设计气象符号时,我统一发了表格,提高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真正体现出高校课堂的效率。在学习天气预报形成时,通过简短的视频和图片,能够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有哪些高科技设备以及用途。之后,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动态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古时候人们在没有先进设备和仪器时是怎样来预报天气预报的。在拓展延伸知识的回答上,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堂上的集中力,如果集中力不够,是找不到导学案旁边的知识链接这个知识点的。在巩固总结时,展示的还是比较充分,学生对于知识点都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对于本节课的认识比较深刻。

  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教学设施的不足。多媒体技术直观性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到天气符号到气象工作者工作的流程。

但是在本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首先,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缺乏亲和力、感染力。教师没有做到放松自然的与学生交流、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气氛,课堂效率也随之产生影响。这说明我还缺乏锻炼,以后工作中应该让自己更成熟,更快地成长起来。其次,在评价标准气象符号与自己设计的气象符号哪个好时,教师应该在最后告诉学生气象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比如说风、扬沙等,让学生知道气象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来随便设计的,他们在讲究形象、代表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科学性,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标准的气象符号。

最后,在了解古代的人们是如何预测天气这一环节时,一下子就过度到了天气谚语,天气谚语是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长期观察周围环境和动植物来总结的,教师因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了解,进而进一步认识到天气谚语是古人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驰骋思想的骏马,激活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中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素质的需要,也是更新教学观念、走进新课程的需要。使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生成的东西,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课将更具魅力,更能引人无限遐想,更富神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