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件展示,提供直观的感受。根据文章的情节,我利用生动的课件再现美好的意境,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的图片欣赏。让学生通过感受画面理解课文:如三种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的过程;又如小露珠与植物们依依惜别的场面。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动画给了学生深刻的感受。难怪有位哲人说:“孩子是用声音和画面思考的。”
2.引导补白,寻求学习的台阶。教材是我们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还进行了适时、适当的拓展。如在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露珠又来到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露珠的言语美、外表美。在第七自然段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呢?让学生体会道别时的难舍难分,体会小露珠心灵的美。
3.以情激情,进行审美的熏陶。小露珠的外形美,通过课件的演示、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特点,小露珠的内在美是一种默默的无私的给予,这样的一种精神美如何让学生感悟呢?因此在感受到小露珠给动物、植物带来的快乐以后,进行第七自然段的教学时,紧扣“水蒸气”“笑着”两个词,让学生思索:小露珠即将消逝,为什么还要不停地笑着呢?学生通过讨论,从而悟出小露珠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小露珠的认识,更让学生触摸到了小露珠那颗美好的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开放的课堂给学生带来开放的思维,灵感的碰撞让他们拥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当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来读这一自然段,自然是动情又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