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9-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紫艳

  《望洞庭》这首诗中,用了三处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其中,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至于把君山比作青螺,原因为:相传君山为72位螺娘娘忍痛脱下的螺壳所化,使来往的船只有地方停靠,不会被恶浪吞没。把山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救苦救难螺娘娘的赞美,也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教学时,我出示精美的图片,并据此讲解,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多处设喻的恰当、美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课后的练习中,凡遇到平静的湖面(或河面)像什么?这类问题,学生千篇一律都答镜子。另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乐用比喻、善用比喻的学生也是少之又少。这说明我的教学还是出了问题。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因某事物引起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那么,我们在课上,仅仅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比喻的精妙,怎么够呢?
总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荡然无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