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主要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情,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课文语言浅显流畅,生动活泼,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在教学初始,我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引出课题,再引导孩子质疑课题,从而展开课文的教学。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注重孩子的朗读,我分别从个人读,男女生读和分角色读,来让学生感知课文。接下来,我进行了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边读第一句话边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小树的美丽。接着我把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因为小鸟的孤单,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接着问,小树是怎么回答的?让学生读出小树的话。从“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中体会小树答应得多么爽快、干脆和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小树的友好。从而体会小鸟与小叔初遇的美好。
接下来,我就带领学生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小驯鹿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还抓住了小鹿说的话,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其中,我还注意了说话训练的锻炼,如在“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一处,我让学生尝试如果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想像说话能力。又如小鸟要飞往远方,它和会走路的树告别时会说些什么?”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小鸟和小树之间那恋恋不舍的告别之情和深厚的友谊,为理解全文,朗读全文,打下感情基调。
到了第三部分,小鸟与小驯鹿相见,“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提升。
总体来说,由于我的准备比较充分,还是比较顺利的,在分角色朗读时,同学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把小鸟与小驯鹿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表现出来了。但学生在说话和续写方面还明显存在不足,需要在课后多加的练习,以提高写话及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