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就要讲出来,那就让故事陪孩子们一起快快乐乐吧!听听讲讲,他们的兴趣自然也就来了,仿佛自己已经走进了故事里。孩子们传神是话语,达意的动作,已然说明了这一点。
这就期望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发现语言的结构特点,运用语言的结构,进而内化为孩子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个故事中三次鸟儿的提醒,猴子的想法和做法的表述是相似的,因此这样的让孩子们总结第一次对话特点的设计,让孩子们就在罗列语言结构的特点,从而运用和内化到下两个环节中来。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少孩子已然有话要说了。他们从“拔掉、改种”,再“拔掉、改种”的反复过程中,体会颇深,所以当我问起此时猴子的心情时,“伤心、后悔、着急……”喷吐而出,有几个孩子们已经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了,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他们已经思考过最后一个问题了,争相讨论如果“我”是猴子,听了乌鸦他们的话会怎么做,“小猴为什么要拔掉梨树呢?可以在旁边再栽下一棵杏树嘛……这样就可以吃到好几种水果了。”一点不假,他们的小脑筋在动,感受力也在不断提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