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借物喻人,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也是解密文本形式的突破口。
文章结构清晰,从所传播的信息来看,阅读难度不大,但深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对于这一篇文章来说,关注其有鲜明特点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于是,对照《课标》关于“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我给本文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重点理解“蓬蓬勃勃、瞻仰、繁衍”等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三四小节。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